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《乘白云荡秋千》含反思
幼师教案《乘白云荡秋千》是一篇小班言语活动教案,本文包括:引导幼儿感知乐曲旋律,并分辩两段音乐的不同,鼓舞幼儿用纱巾随音乐做白云飘扬的律动,体会与伙伴参加团体音乐活动的趣味。
活动方针:
1、乐意凭借道具纱巾用动作体现音乐中的旋律改变。
2、了解、感触歌曲旋律和内容,学唱歌曲。
3、感触旋律的气氛以及和伙伴一同参加团体音乐活动的趣味。
4、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,开展幼儿的体现力。
5、体会歌曲中的愉快心情。
活动预备:
(1)户外活动时带幼儿赏识天空中的白云。
(2)活动前进行活动:凭借道具纱巾用身体动作进行白云造型,如:大象白云、小鱼白云、小乌龟白云等。
(3)教具预备:小松鼠头饰每人一个 白云图片一份 纱巾每人一条 小松鼠图片一个
活动进程:
1、感知并了解曲子的A段,并用动作体现A段音乐。
(1)出示小松鼠图片,导入活动 师:小朋友看,这是谁呢?(小松鼠) 今日小松鼠来到了草地上,他昂首一看,天上的白云可真美丽啊!小朋友看看,这些白云都是什么姿态的?
(2)出示白云图片,请幼儿说说白云像什么?你还见过什么样白云,请幼儿用纱巾来做道具用身体进行白云造型。 过渡:听,白云飘来了。
(3)播映音乐,请幼儿仔细听一遍。
(4)幼儿用纱巾随音乐做白云飘扬的律动。
2、感知并了解B段音乐,师幼一起创编动作并体现音乐。
(1)师:小松鼠看到这么美的白云在飘,心想,我要是能到白云上荡秋千该多好啊!正想着,这时来了一位小仙女,把小松鼠放在了白云秋千上,小松鼠可快乐了。(教师操作图片,演示小松鼠荡秋千)
(2)放音乐,持续操作图片,幼儿感知乐曲旋律。
(3)师幼一起编荡秋千的动作,也能够提示幼儿两人一组体现荡秋千的动作。
(4)幼儿随旋律用纱巾来体现B段音乐。
3、完整地进行音乐游戏2—3次。
(1)在教师的指导下,完整地赏识音乐,并分辩两段音乐的不同。
(2)第2次播映音乐,请幼儿听音乐用纱巾来做动作。
(3)第三次播映音乐,改换B段的体现方式,请两个幼儿协作体现B段的荡秋千的音乐。
4、完毕活动:
小松鼠累了,想歇息了,咱们也歇息一下吧,教师逐个回收头饰和纱巾,完毕活动。
活动反思:
活动施行下来,发现幼儿对A段歌曲学习比较困难,并且不乐意跟着体现歌曲,在教师的启示和指导下,会跟着拍子做上下、左右摇晃的动作;B段的爵士乐比较生动,加上让幼儿一起合作扮演荡秋千这一幼儿感兴趣的游戏,幼儿心情愉快地参加到活动中来,并且气氛十分活泼,看到孩子们生动有趣的扮演,真是让人哑然失笑。所以,这节活动整体来说很合适咱们的孩子。 在用纱巾变动物造型的时分,孩子们一拿到纱巾时都很快乐,拿着纱巾摆来摆去的,当教师提出要求--用纱巾变动物(大象)造型的时分,大部分的孩子都能用纱巾做出大象长长的鼻子,并跟着拍子摇晃,只要1个孩子没有参加扮演,变小鱼的时分幼儿就觉得有些困难,有的幼儿会把纱巾放在身体后边当鱼尾巴左右摇晃,有的幼儿则不会(如:苗嘉豪、李佳俊,这两个孩子本身在动作和谐性方面就很差,并且仿照才能也较差,所以站在原地不动)。尽管这是课前预备时让幼儿操练过,但因为幼儿和谐才能等的约束,对幼儿来说仍是有点困难。
因为幼儿年纪比较小,组织活动时刻较长,单个幼儿现已不耐烦,坐不住了,所以在活跃引导这一块做得不够好。

共有 0 条评论